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整体呈现先涨后跌态势,期初俄乌局势的不稳定性依然存在,且美国对部分产油国的制裁举措可能升级,国际油价上涨;后因OPEC+增产立场坚定,且巴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地缘局势的不稳定性…
导语: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整体凸现先涨后跌态势,期初俄乌局势的不稳定性依然存有,且美国对个别产油国的制裁措施可能升级,国际油价上升;后因OPEC+增产立场坚定,且巴以双方完成停火协议,地缘局势的不稳定性有所缓解,国际油价下落。总的来说,计价周期内挂靠油种均价下移,所对应的原油综合变化率负向区间运转,开启本轮零售价下调窗口。
一、汽柴批发端同步下落,批零价差拓宽
图1 汽柴油理论零售利润与价格对比图(元/吨) |
数据统计的加油站理论零售利润是以全国主营及地炼加油站为样本进行测算得出,扣减了人工成本、物流成本、损耗、水电费、税负等,暂未考虑推销成本、固定成本。 |
基于数据模型测算,与上一调价周期相比,成品油批零价差凸现同步扩宽走势。具体来看:加油站订购主营油品,汽油零售利润平均每吨上升33元,柴油零售利润平均每吨上升43元;订购地方炼厂油品,汽油利润平均每吨上升26元;柴油则较上周期平均每吨上升9元。
二、中下游慎重入市 批发市场价格承压
图2 中国-华东成品油与原油价格趋势图(元/吨,美元/桶) |
|
国庆中秋假期贯穿本周期,假日期间汽油需求表现强劲,但节前备货已基本达成,利好因素多已提早释放。节后汽油需求迅速回调,加之北方地区延续阴雨天气及假期效应影响,柴油需求亦表现疲软。业内对节后成品油市场多持慎重观望态度,补库意愿多数不高,操作上多以刚需散单为主。受此因素,成品油批发价格承压下行,批零价差随之同步扩大。
本轮调价落地后,新一轮计价周期原油变化率呈负向启动且降幅明显,成本端对油价的撑持作用显著弱化。短期来看,汽油市场缺乏节假日需求撑持,节后消费量明显下降;柴油虽仍处季节性需求旺季,但已趋近旺季尾声,叠加替代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柴油淡旺季需求差异逐步收窄,中间贸易环节多数持慎重观望态度,市场大单操作鲜见,价格随成本端同步下挫。以华东市场为例,当前汽油主流成交价格区间为7401-7618元/吨,柴油批发成交重心下移至6324-6595元/吨区间。
三、双节趋近 下游备货需求逐步释放
图3 国内成品油社会样本库存走势图(元/吨) |
另从市场出货情况来看,汽柴油社会样本库存汽柴均降,整体环比降幅1.5%,其中汽油库存下滑1.75%,柴油库存下滑1.29%。进入国庆、中秋双假期,汽油迎来需求高峰,终端提货频率加快,库存延续两周下滑。柴油方面,节中入库量减少,刚需仍在,库存降低。
汽油方面,假期当周,各地区汽、柴油库存多数下滑,汽油降幅集中在1.5%-2.5%区间内。柴油降幅0.5%-2.5%区间内。
下周,假期完结后,汽油刚需迅速下降,且行情预期走弱,补货动向不高,仅库存较低者刚需补库,预计整体库存连续窄幅下移;柴油需求稳定为主,难有明显回暖,且行情走弱,预计库存亦存下滑空间。
四、预计下一周期成品油批发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
表1 成品油理论零售利润预测表(元/吨) |
|
|
后市展望:
1、展望后市,OPEC+新一轮增产将连续至2026年,且地缘已有局部缓解苗头,供应过剩风险将愈发显著,叠加美国关税问题影响仍在,全球经济和需求前景疲软。总的来说,预计下一轮汽柴油调价下调的概率较大。
2、从需求端来看,“双节”完结,短期市场汽油缺乏节假日支持,需求或将凸现显著回调走势;柴油方面,虽然需求仍处于行业旺季,但是也接近尾声,中间商及中下游客户对后市多持慎重观望心态,订购热情降低,多以刚需散单为主。
3、供应方面,国内供应追随需求调节,地炼原油配额紧张对其产量有一定压制,主营检修产能偏低排产能力较高,但为保证价格及相应平衡的供需格局,产量或相应保守,10月份国内成品油产量日均环比均窄幅下滑。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计价周期内,原油变化率以负向波动启动,且下调幅度较为明显,成本端释放出明确的利空信号。从需求端看,汽、柴油消费多数回调;供应端则根据消费变化进行动态调节,整体供需格局维持相应均衡。然而,从市场心态层面分析,中间贸易环节面临相应疲弱的市场行情,操作难度明显增多;终端用户以刚性需求订购为主,市场交投活跃度偏低,批发价格持续承压下行。预计批发环节的价格跌幅或将超过本轮限价下调幅度(汽油75元/吨,柴油70元/吨)。在下一轮汽柴油调价窗口开启前,加油站终端环节的汽、柴油零售利润空间预计将凸现整体性扩大走势。
山东地炼报价,找车用车,铅封,罐车轨迹查询,添加 微信:weiluobang888 备注: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luobang.com/12059.html